从2017年起,信用卡代偿软件就火起来了,使用软件进行分期付款用卡,确实总费用是降低了。但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,一方面真的将信用维护成本降低了,但是一方面也是将持卡人的个人信息风险放大了。
信用卡代偿软件的内涵金融原理,就是利用信用卡管理制度中的漏洞进行有效杠杠放大
一般来说,在账单日之后,到最后还款日一般有20天时间,在此期间只要还的总金额大于账单金额,那么本期账单就算还清。所以信用卡代还软件要求卡内保留5%的授信额之后,进行商户刷卡,之后再进行套现,再刷卡,再套现。
这么一算,在理论上20次就可以将本期账单还清,完美的将透支额延续到下月。总的支付额外费用就在1%到0.5%之间,如果持卡人每月来一次,一年12次,只需要支付年化12%~6%之间就可以将透支额占用一年。
利用互联网高科技,这可比过去的信用卡代偿还款分期,要便宜的多的多。所以一面世之后,收到了卡奴的热点追捧。慢慢的还衍生了另外一个营销噱头,那就是可以养卡提额。多好的创新啊!
信用卡代还软件的还款内核原理,是利用二清进行违规操作
这真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下面的“第2次清算”机构所做的“互联网创新”,利用可以推广POS机的便利,加上软件的后台清算和结算管理功能,实现了客户的以小养大的信用卡还款额放大功能。
利用pos机推广到多家商户,形成所谓商户矩阵,再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,进行小额分散刷卡,套现再刷卡。一边是多个商户POS,一边是多个信用卡客户,多对多,分散而且隐秘。
pos机推广商和商户共同分享持卡人交付的费用,实现了需求和收入的“三赢”,pos机推广商拿到了返点,商户拿到了手续费,持卡人顺延了债务不需偿还。
那么它只有好处,没有风险了吗?记住,金融是没有零风险的,越看不到的地方风险越大。
风险隐藏与互联网时代最值钱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使用上,得之东隅,收之桑榆
从使用流程得知,在信用卡持卡人开通业务时,那必须完成手机认证、储蓄卡认证、个人信息认证,填写支付和查询密码,以及储蓄卡代扣授权,否则无法交由系统来完成多次刷卡操作。